6月6日,在2014國際煤化工工發展論壇上,煤氣化技術、煤制化學品及煤化工技術裝備等成為與會代表討論的熱點。
煤氣化技術一向是煤化工論壇的保留節目,這次也不例外。針對耐火磚高溫下使用壽命縮短弊病,山東兗礦國拓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技術部部長潘榮認為,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多噴嘴水煤漿氣化技術采用撞擊流形式燃燒室流場,實現霧化與撞擊混合,流場分布合理,耐火磚使用壽命可以延長。清華大學教授張建勝稱,清華爐已實現用水冷壁保護替代耐火磚保護,打破水煤漿不能與水冷壁僵局,引入凝渣保護技術和自然循環膜式壁技術,解決煤種限制和高能耗點火問題。
而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許世森稱,兩段式干煤粉加壓氣化技術采用上行激冷工藝,可將有機水高溫裂解變為無機水,在廢渣排放上,實現了液態排渣,可續降溫。
PX項目在各地受阻,使得會上有關流化床甲醇制取芳烴的工業技術成為熱議話題。清華大學代表說,煤制芳烴是我國急需的,重要產品均同時需要烯烴與芳烴,發展清潔煤基甲醇制備芳烴路線具有廣闊市場場景,但全世界范圍內還沒有技術來源,催化劑復雜程度遠高于制油煉油。一位參會代表說,“這個技術還是比較新的,目前只通過了3萬噸/年甲醇進料FMTA工業實驗裝置。但我認為,現在國內芳烴有很大的缺口,如果芳烴、乙二醇共同發展,那就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