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山循環經濟工業集聚區,漆黑的煤炭穿過鱗次櫛比的管道,成為了無色液體——甲醇市場和1,4-丁二醇。改變當中,煤身價倍增。這不只帶來了豐盛的贏利,還帶來了工業的轉型晉級,乃至不斷添加的工作崗位,促進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基于此,河南市委八屆六次全會提出將煤化一體化產業列為加快培育的兩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之一。在近期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的背景下,這一目標更具前景,也更顯迫切。
現狀:河南省煤化一體化產業 規模和集聚效應已逐步凸顯
年產6萬噸聚四氫呋喃項目位于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由河南能源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9月底項目機械竣工,11月底試生產出產品,另外,年產3000噸丁二酸酐項目也計劃11月底生產出產品。”10月10日,項目生產車間主任劉勇介紹。
生產聚四氫呋喃、丁二酸酐的主要原料之一是1,4-丁二醇(BDO)。該公司建設的年產10萬噸1,4-丁二醇項目已于去年全部建設投產,并運行良好。同時,年產60萬噸甲醇項目和年產45萬噸電石項目也先后在去年開始生產,并為1,4-丁二醇提供原料,實現了有效耦合。
集聚區內,鶴壁華石聯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8萬噸焦油綜合利用項目正在打基樁。這個項目最大的亮點就是對煤焦油的綜合利用率可以達到 90%,而傳統工藝的利用率僅為70%左右。”公司技術中心副總石繼紅介紹,該公司還計劃建設二期焦油聯合重質渣油加氫裝置以及三期煤解熱裝置、焦油加氫裝置、重質渣油加氫裝置等。
同時,中石化河南能源鶴壁煤化一體化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之中。“另外,總投資15億元的氨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項目力爭年底前開工建設。”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工委副書記、管委副主任李書新表示。
據市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市煤化一體化產業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653.5億元。“可以說,我市煤化一體化產業規模和集聚效應已逐步凸顯。”市發改委副調研員付寧說。
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支持為我市打造產業集群提供有利條件
“我市培育煤化一體化產業集群的優勢并不遜于其他地區。”付寧認為,我市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要素齊全,發展條件充分。
有關行業資料顯示,發展現代煤化工的三大要素是煤炭、水資源和環境容量。
我市不僅煤炭資源豐富,煤炭物流基地已列入國家規劃,并通過正在建設的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可使煤炭資源既保質保量,優價供應,又可有效降低生產成本;隨著盤石頭水庫蓄水量的增加,城市工業用水完全能夠滿足煤化工產業今后發展的需要;用電有保障,目前全市年發電量130億千瓦時,并且鶴淇電廠 2×660MW超超臨界燃煤機組項目正在建設;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位于我市西部淺山丘陵地帶,不僅環境容量大,而且不占用耕地,用地有保障。
“我市還具有區位優勢明顯、接近目標市場、交通便利等發展優勢。”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管委副主任王齋民補充,我市選擇了由煤氣化生產甲醇進而生產下游化工產品的產業鏈條,鏈條上的產品都是傳統石油化工領域的大宗產品,市場前景好,而且煤炭利用率高、帶動力強、清潔環保。
在2012年國務院批復的《中原經濟區規劃》中,明確指出要推進鶴壁煤化一體化示范;2013年省政府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指導意見》中,我市煤化工產業被列入省重點支持范圍。根據省戰略性調整指導意見,煤化工產業方面要加快推進鶴壁180萬噸甲醇制烯烴等重大工程建設,推動下游深加工產品發展,擴大高端石化產品和精細化工產品規模。
“我市擁有的發展優勢和產業基礎,再加上國家、省的大力支持,為培育壯大煤化一體化產業集群創造了良好條件。”付寧認為,今年,我省提出實施先進制造業“百千”億級產業集群,又為我市打造煤化一體化產業集群提供了新機遇。
問題:產業鏈條還需拉長,配套設施亟待完善
煤化一體化產業即現代煤化工產業,是近年來全國各地爭相發展的產業之一。如今,內蒙古、山西、新疆、陜西、甘肅等全國十幾個煤炭生產大省(自治區)都在大力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僅內蒙古自治區就規劃建設了18個煤化工基地。
以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工業園區為例,園區先后引進了神華包頭煤化工世界首套煤制烯烴、東方希望集團氯堿和碳素、瑞光新材料等一系列項目。其中神華煤化工項目包括180萬噸煤制甲醇、60萬噸甲醇制烯烴、30萬噸聚乙烯、30萬噸聚丙烯,一期項目已于2011年商業化運營。
就我省而言,除我市之外,安陽、三門峽、焦作、平頂山、永城等地也都將現代煤化工作為重點發展的產業。其中,三門峽市義馬煤化工產業集聚區已擁有年產甲醇60萬噸、二甲醚40萬噸、醋酸30萬噸、1,4-丁二醇10萬噸、粗酚和輕油等副產品10萬噸的產能,也提出了打造千億元產業集群的發展目標。
千帆競發,不進則退。“面對激烈的競爭,必須加快發展,全力打造千億級煤化一體化產業集群。”付寧認為,只有形成集群,才能發揮資源共享效應,并通過加強企業間合作,降低企業生產、經營、創新的成本,從而提高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雖然我市煤化一體化產業集群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與先進地區相比,與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和全國重要現代煤化產業示范基地的要求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鏈條短、層次低、規模小的狀況還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李書新坦承,目前,起支撐作用的龍頭項目還比較少,項目落地慢的嚴峻形勢尚未得到根本改變。
他介紹,目前,雖然總投資近百億元的年產60萬噸甲醇、45萬噸電石、10萬噸1,4-丁二醇項目已竣工投產,但下游帶動效應尚未形成,謀劃的 “5+1”產業鏈只有精細化工產業鏈正在向下游延伸并日趨完善。最后,基礎設施配套相對滯后,路網框架尚未形成,供電、供氣、供暖、通訊等配套能力還很薄弱。
對策: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引進下游龍頭企業
就培育煤化一體化千億級產業集群,付寧介紹,我市的目標是依托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重點發展煤炭—甲醇—烯烴—高分子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煤炭—電石—1,4-丁二醇—聚酯、聚四氫呋喃—氨綸、芳綸等,煤炭—甲醇—醇醚燃料等,劣質煤綜合利用等四條產業鏈,形成以煤基烯烴產業鏈為核心,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結構,爭取將我市打造成為全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基地。
在與國內其他地區的競爭中,如何加快培育這一千億級產業集群?
“首先,合理規劃布局,引導產業集中集聚。”付寧表示,我市重點依托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今后我市所有新上化工項目,按照省市有關規定,都要向集聚區內集中擺放;原有化工企業,根據有關政策也要向專業園區內搬遷,爭取在加快產業集群培育的同時,改造提升煤電化材這一傳統主導產業。
“另外,還要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同時還要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李書新認為,圍繞煤化工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我市在重點抓好鶴煤集團、寶馬集團等龍頭企業培育壯大的同時,重點進行“招大引強”,爭取實現“引進一個、成功一個、帶動一片”的招商效應;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同時圍繞烯烴、1,4-丁二醇等后加工及配套項目,積極承接沿海高端精細化工產業轉移,發展下游精深加工產品,打造上下游銜接配套的完整產業鏈條,實現產業集群式發展。目前,他們正在加快推進總投資280億元的中國石化—河南能源鶴壁煤化一體化、煤焦油綜合利用、聚四氫呋喃、丁二酸酐、氨綸等10個重大煤化工項目。
李書新補充說,他們還將進一步完善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集聚區的承載能力和保障能力,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按照項目擺放到哪里,基礎設施延伸到哪里的要求,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集聚區基礎設施配套服務的功能和規模,為集聚區快速發展拓寬道路,為煤化一體化集群培育提供支撐和保障”。
專家談如何發展現代煤化工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工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金涌表示,現代煤化工項目應以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優先,比如,由MTO(甲醇制烯烴)、 MTP(甲醇制丙烯)技術得到乙烯和丙烯,進而生產橡膠、塑料等;通過煤制芳烴(MTA)技術得到“三苯”,進而生產聚酯、尼龍6、尼龍66等。
化工專家、陜西省決策咨詢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郭衛東建議煤制甲醇企業向下游深加工找出路。如聚甲氧基二甲醚、二甲氧基甲烷等,至少有2000萬~3000萬噸的市場空間;甲苯、二甲苯等目前仍依賴進口,市場潛力巨大。另外,我國甲醇制芳烴技術已經突破,也需要消化大量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