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莞企正在忙于搶灘市場的今天,“產業鏈”無疑已經成為時下大熱,南方日報今天(6月27日)也專門對當下的產業鏈市場做了特別報道。而在本次的特別報道中,盟大集團旗下的塑化產業價值鏈生態服務平臺大易有塑,便被作為搶灘產業鏈市場的莞企代表而被一再提起。
盡管正在產業鏈市場上奮戰的莞企有千軍萬馬,但能夠在市場上突出重圍的莞企卻只有那少數的幾個優秀企業,大易有塑便是這個市場上的其中一員。南方日報指出,大易有塑不僅能將沉淀的大數據運用到各個線上、線下場合,解決融資問題,而且幫助傳統企業“互聯網+”,做更多的增值產業鏈服務。

▲《南方日報》6月27日報道截圖
以下為《南方日報》的原文報道節選:
走近盟大集團位于橋頭在5月啟動的倉庫,工作人員正在使用日常作業的純電動叉車和自動升降平臺處理塑料……未來存儲保管、收發理貨、檢驗、庫存分析以及庫存變現等多種增值倉儲服務都可以在這里完成。盟大集團總裁、大易有塑創始人李實說,這個新監管倉的啟用,標志著盟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加碼。未來,盟大不僅能將沉淀的大數據運用到各個線上、線下場合,解決融資問題,而且幫助傳統企業“互聯網+”,做更多的增值供應鏈服務。
▲大易有塑橋頭三號監管倉
盟大集團只是東莞供應鏈金融應用的縮影。由于供應金融更是作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工具有著深厚的產業根基,兼具金融的爆發力和持久力,深受中小微企業的青睞。在近幾年來,東莞的供應鏈金融的運作模式已完成了市場化的演化升級,越來越多的莞企涉足該領域,供應鏈金融業被視為東莞新興金融業的“新風口”。
▲大易有塑研發人員在交流工作
為了提高于塑化產業上下游的交互和流通效率,盟大旗下的大易有塑攜手銀行啟動“塑如意”金融產業鏈服務,這是一種用戶通過銀行繳納保證金獲得交易商貨物代理資格及服務費的一種電子商務業務,它能夠快速融通社會存量資金、倉儲等公共資源,用于服務塑化產業,促進塑化行業現量優質流動資產的流通。
從2002年就開始在塑料市場打拼的盟大CEO李實說:“我們希望這些服務能夠降低塑化產業鏈內的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確保供需交易過程中資金和貨物安全,通過產業鏈生態服務體系去優化重構產業生產力結構以推動全國塑料化工產業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