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又到了各省市公布經濟半年報的日子。目前,全國已有25個省份陸續公布了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等數據。就目前已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重慶和貴州分別以10.5%和10.4%的經濟增速領跑全國。
重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來自重慶市經信委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重慶電子制造業產值達602.7億元,同比增長31.4%,比5月高出81.8億元;上半年累計實現產值2933.1億元,同比增長32.2%,成為重慶工業增長的“第一動力”。
貴州省經濟增速自2002年以來連續14年穩定在10%以上。近年貴州在大數據等新經濟領域發展迅速,貴州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完成全年預期目標的44.8%,創造了有統計數據以來近25年最快完成進度。
從南北對比來看,南方省份經濟增速又明顯高于北方省份。在北方,山西、天津上半年經濟增速為6.9%,遼寧為2.1%,山東為7.7%。目前尚未公布上半年數據的內蒙古、河北、吉林、黑龍江在今年一季度經濟分別同比增長7.2%、6.5%、5.9%、6.1%。
張燕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南北經濟的差距還較少被提及。以前北方省份由煤炭、石油、鋼鐵等資源性經濟主導,在資源性產品需求大、價格高的時期,相關省份經濟增長都很好,但這也會影響這些省份經濟轉型升級的積極性。而在南方省份,市場經濟環境相對較好,企業機制更靈活,更能在轉型升級中抓住機遇。”
總體來看,目前在通過“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戰略等促進東西聯系之外,國家還需要打造南北聯系的紐帶,促進南北經濟協調發展,這其中還需要北方省份加快經濟結構轉型、改革體制機制以及更新市場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