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行業利潤微薄,廠商對價格十分敏感。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劇烈,給塑料行業帶來較大的影響。
日前在華泰期貨主辦的“華南塑化產業專項培訓”上,業內人士表示,塑料行業利用期貨工具套期保值尤為重要。特別是利用好場外期權。和期貨相比,期權的資金利用效率更高,具有更大的容錯空間,企業的獲利方式也更多樣化,受到越來越多塑料企業的青睞。
場外期權逐漸受認可
如何利用好金融衍生品服務實體經濟,是產業和金融機構共同思考的課題。
華泰期貨總經理助理兼深圳分公司總經理疏國華表示,產業金融將是整合期貨、塑化企業兩端的資源,打開當前復雜局面的一把利器。
華泰期貨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胡佳鵬介紹,塑料行業對原材料價格相當敏感,因此利用期貨工具進行套保就顯得非常重要。他建議:“對于標單的套期保值而言,企業首先要做好風險辨識和控制好風險敞口。套期保值的時機應盡量選擇價格正常波動的時候。企業要認識到,期現價格可能不完全同步,不可完全規避,但能為套保提供較好的入場機會。”
方正物產集團(上海)有限公司聚烯烴研究主管馬筱榕介紹,對一些投資公司而言,可以選擇遠月掉期交易和盤面對沖的方式來參與期現套利,規避現貨交易的沖擊成本和渠道建設。生產型企業將是未來套保的新力量,企業在參與盤面套保的同時,也可以通過期權的方式鎖定利潤,以實現保值的目的。
華泰長城資本期權部市場總監劉東東表示,如果價格位于震蕩區間,對于期貨來說不好操作,期權則不然。他舉例說,企業既可以采用寬跨式這種不加任何方向的策略,也可以結合企業情況,采取略帶方向的策略。
據悉,期權的特點在于“變”和“限”,操作簡單,節省資金,并且在容錯率方面表現尤為優秀。不僅在儲存環節,在采購、銷售等生產經營的多個環節,都可以利用期權套期保值或增強收益。
行情存在向上驅動力
今年6月,烯烴價格出現一波大幅上漲。
馬筱榕認為,去年四季度開始,烯烴進入再庫存階段,并持續到今年2月,這一輪價格的拉升改變了全球物流平衡。今年2月中旬,國內供應壓力凸顯,烯烴產業開始了4個月的去庫存。低庫存是6月底開始上行行情的基礎,目前烯烴產業繼續嘗試再庫存。
馬筱榕認為,套保商在自身拿貨的同時,更應該關注整體社會庫存的變化,不能單純看基差。不能因為看空而套保,也不要因為套保而看空。
“從我國的供給上看,中東、韓國和美國是主要進口來源;從需求上看,PE需求看快遞,PP需求增長看家電和汽車。”佛塑科技(000973,股吧)集團供應鏈管理部總經理朱北梅表示,塑料在汽車上的應用已有近50年的歷史,其對汽車減重、安全、節能、美觀、舒適、耐用等功不可沒。
朱北梅預計,2020年,PP材料會有逐年增加的趨勢,PU不會有明顯增加,PA會有一定的增加,pvc用量會減少,除非車窗塑料化,PC和abs不會有明顯增加。
朱北梅稱,環保因素方面,隨著中央環保督查力度的加大,以及各省近期出臺采暖季環保限產方案或大氣污染整治專項行動,化工行業供給端、需求端收縮效果逐步顯現。
金發大商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期貨部高級能化研究員彭明納認為,七八月是歷年來的消費淡季,下游的表現是好壞參半。展望聚烯烴后市,彭明納認為,因庫存偏低、各品種價差較小、上游成本支撐,以及下游利潤微薄等因素,存在行情向上的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