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天接觸到塑料的頻率越來越高,塑料制品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當中。一次性塑料制品餐具被廣泛運用在食品包裝當中。那么這些一次性塑料餐具真的安全嗎?
據調查顯示,保鮮膜、保鮮袋與水或酸性食物接觸時比較安全,但如果直接把保鮮膜、保鮮袋與油脂類食物接觸,會容易溶出殘渣,對人體造成危害。
而在對一次性塑料杯、塑料碗的檢驗中,檢測人員發現了問題。有一批次塑料杯出現浸泡液脫色現象,同時有14批次塑料碗的蒸發殘渣(正己烷)不合格,說明它在與油脂性食物直接接觸時易溶出殘渣,且溶出的殘渣越多,使用的危險系數就越高。
檢測人員解釋說,一次性塑料餐飲具由于在生產原料中添加了大量的碳酸鈣、滑石粉、工業石蠟、回收廢料,容易導致產品的蒸發殘渣(正己烷)超標。所添加的礦物質和添加劑等與食品中所含的水、醋、油等相互溶解,隨食品進入人體后,可能引發消化不良、局部疼痛以及肝系統病變等多種疾病,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嚴重者會導致膽結石、重金屬中毒等。
質監部門建議消費者,慎用塑料一次性塑料制品餐盒或碗打包剩飯剩菜,特別是油性較大的食物,更不要將食物放置其中加熱,也不要重復使用一次性塑料餐飲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