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企業在靠近原材料的低端產品方面具有一定的競爭力。而附加值高、加工深度以及技術要求高的產品領域,基本上被國外企業占據。行業人士認為,氟化工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要找準定位,明確改革方向。
氟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需先找準定位
一是建立產業政策引導控制線。要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通過國家政策引導鼓勵產業高端化、差異化發展,但要研究控制線,避免過度引導造成的產能過剩。
二是建立產能預警機制。對氟化工產業進行高端化引導的同時,通過行業協會等組織進行行業調查,對產能相對于需求超過預警線的要進行公告,避免行業企業盲目擴能和行業外企業盲目進入。
三是建立產能控制機制。對于資源型初級產品和生命周期尾部階段產品,超過產能過剩線,國家應亮紅燈進行干預。除非屬于循環經濟、技術升級的項目建設,其他一般的擴能、新增產能項目可以通過環境容量、能耗等加以產能發展的限制,騰出發展空間。
四是產品出口稅收政策區分初級和高端,以鼓勵產品深加工、發展高新技術,限制資源消耗型初級產品出口。工業氫氟酸屬于初級原料性產品,當前產能過剩,導致我國高品位、易開采螢石礦處于極為嚴重的過度開采狀態;而高純氫氟酸技術要求高、總量小、附加值高,對于發展我國電子產業具有重要意義。我建議對于工業級氫氟酸應實行出口高關稅,而關系信息安全的電子級氫氟酸則應降低出口關稅。
五是在制定全球HFCs逐步削減協議時,要考慮行業、行業協會、企業利益。六是制定HFCs逐步淘汰削減國際方案,先削減使用高GWP值的HFCs產品的新設施,國內凍結HFCs產能,禁止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