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沒技術,二沒人才,國內匱乏,國外封鎖的局面,無堿玻璃纖維帶創新思維確定了“點菜拼盤”的發展思路。從德國、日本引進設備,自己培養科研人才,經過外人難以想象的許多困難之后,1997年5月4日,我國首座萬噸無堿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終于在泰山玻纖誕生了。
國內無堿玻璃纖維帶項目建成投產
這個具有里程碑意義項目的建成投產,突破了國內在萬噸無堿玻纖池窯上的多項技術難關,結束了我國沒有萬噸窯的歷史,其技術成果現已廣泛推廣應用于國內數十條萬噸以上無堿玻纖生產線,為我國玻纖工業的產業騰飛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對于泰玻來講,這也是一次成功的破冰之旅,泰玻,由此奠定了飛躍發展的基礎。這次成功,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思維上和技術上的創新。
無堿玻璃纖維帶屬于高科技行業,我國的玻璃纖維工業誕生于20世紀50年代末期,60年代建立起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基本處于封閉孤立的環境中,無法觸及世界先進技術,國外對我國也采取嚴密的技術壟斷封鎖。為改變我國沒有萬噸無堿玻璃纖維池窯的歷史,1990年初,原國家建材局將“萬噸無堿玻纖池窯拉絲生產線”作為行業重點攻關項目,列入“八五”計劃。經過權衡和比較,原國家建材局決定由泰山玻纖來承建這一重大項目。泰玻人,在幾乎是一窮二白的條件下接受了這一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