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煤炭產業如何加劇全球水危機報告》暨中國案例《窟野河流域煤水矛盾研究》。報告指出,截至2013年底,全球有將近四分之一的煤電廠建在或計劃建在地表水資源被過度取用的地區。其中,中國45%的煤電廠裝機建于“過度取水”區,年耗水量約為34億立方米。
煤炭產業如何加劇全球水危機報告
綠色和平國際氣候與能源資深項目主任哈瑞·拉米(Harri Lammi)說:“在這些地區人類取水速度遠超過了該區域淡水資源的再生速度。若不對燃煤電廠加以控制,任由其擴張發展,將進一步加劇當地水危機,嚴重威脅生態環境。”
該報告由綠色和平與荷蘭工程咨詢公司Witteveen+Bos合作完成?;谄帐先蛎弘姅祿旌褪澜缳Y源研究所的“水道”水風險分析工具,甄別出全球范圍內在“過度取水”區建有燃煤電廠的區域,并指出這些區域面臨著嚴峻的水資源問題,急需政策干涉。“過度取水”區的燃煤電廠耗水量較高的國家包括中國、印度、美國和哈薩克斯坦等。
報告指出,截至2013年底,全球已運行的燃煤電廠的年耗水量高達190億立方米,相當于10億人一年的基本用水需求[2]。中國已運行的燃煤電廠的年耗水量約為74億立方米,且有近一半裝機建在“過度取水”地區。此外,截至2013年底,還有裝機容量約237吉瓦的煤電廠計劃建于“過度取水”地區,約增加年耗水量18億立方米。在這些區域內,煤炭產業的進一步擴張將使中國很多水資源本就匱乏的地區陷入更嚴重的水資源危機。
和報告同時完成的中國案例《窟野河流域煤水矛盾研究》采用定額法[3],估算出2020年黃河一級支流窟野河流域煤炭產業的耗水量為19806萬立方米,超過2020年該流域規劃可供水總量18845萬立方米[4],這意味著煤水矛盾可能進一步激化,該流域水資源將無法承載當地的發展。同時,該研究還指出窟野河流域還存在地下水超采嚴重、天然徑流量銳減、河道斷流、水土流失和水環境污染等嚴重的水生態問題。
“綠色和平從2012年起一直關注黃河中游數個煤炭基地的‘煤水矛盾’問題,對該區域包括窟野河流域在內的主要支流開展過多次實地調研,發現煤炭產業與當地農業、民生以及生態爭奪水資源的形勢愈演愈烈,水資源紅線岌岌可危,”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資深項目主任孟琦說,“眼下在煤炭去產能和煤電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正是加強水資源管理、緩解煤水矛盾的時機。”
為了避免煤炭產業進一步擴張加劇中國水資源危機,綠色和平建議: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煤”,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執行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的“三條紅線”要求;將水資源管理納入地區整體規劃和項目規劃,嚴格限制超出區域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的煤炭產業項目的發展;停止批準在“過度取水”地區新建燃煤電廠以及煤炭產業的相關項目;在化解煤炭行業過剩產能的政策實施過程中,優先考慮淘汰“過度取水”地區的現有煤炭產業項目;逐步淘汰“過度取水”地區的燃煤電廠;選擇使用低耗水或不耗水的可再生能源代替煤炭。